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山中栗溪

我的家乡是一个群山环抱中的小村寨,位于吉首城区的西北边,距市中心约八公里,早、中、晚有三趟城乡公交往返,在吉首城里人眼中,它属于“山的那一边”,既没有十八洞的声名在外,也没有默戎苗寨的熙熙攘攘,但却独有自己的隽秀与静谧,它就是栗溪村。

栗溪村牌坊。

适逢六月,雨后天晴。应儿时伙伴的召唤我们一行3人相约步行回家,在狮子庵站点从2路公交车下车后,便开始了“风景之旅”。跨过狮子庵大桥,沿着蜿蜒流淌的洽比河,一路缓行一路停留,清晨的薄雾让远山如黛,形成一幅幅绝美的山水画。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彩夺目,河畔翠绿欲滴的垂柳在晨风的拂动下来回摇弋,戴斗笠的苗族妇女正挽着裤管用竹撮箕捕捉水里的小虾……微风扑面,带着一种淡淡的清香,于是步伐放缓,手机一顿“咔咔”连拍,定格这芬芳的邂逅。原来,相对于乘车,步行更有其独特之处。

行至地名称为五谷田的地方便要分路往山上走了。虽说是山路,但它经历了从砂石路到水泥路,以至现在的草砂路,交通部门在此设置了标准的路牌,路上划了交通标线,靠近坎的地方还加置了铁质护栏,让这条路突然间有了一种高大上的感觉,一个伙伴说,这路的等级在周边乡村道路中算高的了。行至半山腰后,蓦然回望,吉茶和龙吉两条高速交汇的场面映入眼帘,从东往西看,视野开阔,这个互通叫石家寨互通,曾被新华社记者拍摄刊登在人民日报上。迎着微凉的山风,目睹着壮观的互通和疾驰的车流,不觉感叹设计互通的奇思妙想,行间的疲乏也瞬间消失了。

大约一袋烟的工夫过后,一座现代而又不失古朴风格的牌坊赫然屹立在村口,“栗溪村”三个隶书体大字在牌坊正中格外醒目,让第一次来村里的人们不禁感叹这个寨子一定不简单,在牌坊下休息片刻后便踏入村子了。

栗溪村全景。

栗溪村原属寨阳乡所辖,行政区划调整后并入石家冲街道办事处,同伴说我们算是“城里”人了。村里分三个自然寨,分别为一二三组。行至二三组间,一阵嬉笑打闹声让我们的目光被不远处的荷田吸引,原来一对年轻的小情侣在荷田边游玩拍照,女青年想摘朵荷花却不小心脚陷进淤泥,看着女青年愠怒的样子和男青年哭笑不得的表情,我们也笑了起来。这里的百亩荷田像是大自然的杰作为这个美丽的小山村锦上添花。时值初夏,荷叶密密层层,宛如绿色的海洋,微风吹过,叶浪翻滚,仿佛诉说着夏日的故事。荷花在这顷碧绿中亭亭玉立,有的含苞待放,宛如羞涩少女;有的已然盛开,粉白的花瓣舒展着,宛如盛装仙子在风中起舞。荷叶上的水珠来回滚动,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一片连着一片,就像给荷花打着绿伞一样,风一吹就轻轻晃悠,用那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最恰当不过了。蜻蜓飞舞于花间,时而停在花苞上,时而展翅飞翔。身着艳丽服饰的网红主播们,在镜头前时而放声高歌,时而翩翩起舞,与田坎边上游玩的人们一同为这美景增添了几分灵动之气。

不多时,小情侣已停止嬉戏,但女青年的凉鞋已沾满淤泥,不便行走了,一位身着苗族服装的大嫂,用着硬生的普通话告诉他们不远处有口古井,并热心的为其带路。其实,村里早些年已用上城市自来水,形成了“水井+自来水”的用水模式,解决了曾经久旱缺水的问题。这自来水是当时的驻村工作队支持的项目,从狮子庵城市供水公司接管,在半坡上安装了二级加压设施后才送到寨子的,现在水井用的少了,边上已长有青苔,但井水依然清澈见底。淳朴、善良的大嫂贴心的送上取水瓢,当清冽的井水淋在脚上,女青年发出清亮的惊叫,于是情侣间的嬉戏打闹又开始了……此时我也忍不住舀一瓢一饮而下,“真凉、真甜,熟悉的味道”。

在村里,与荷塘美景相得益彰的应该就是这里的金弹子了,号称“山中宝贝”。据查,在湘西州以金弹子为产业的村不多,夸张的说就算“金弹子”村吧!湖南都市频道、州团结报等曾有报道。这里海拔约300米,非常适合金弹子的生长,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道路两边,造型各异的金弹子树比比皆是,全村共有141户598人,其中78户300余人在从事金弹子的育苗、栽培、造型和销售等环节,“让全村人变富,让城里人羡慕”已见成效。当我们走进三组挂着“苗木王子”农家小院,老、中、青各“年龄”段,各色品种,各种形态的金弹子,把“小庭院”占得满满当当。这家主人叫施和友,从事金弹子时间较长,算是金弹子产业的“领头羊”和“先行者”,他本人载了100多亩,最高卖价达10万元。步入他家,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微缩的盆景王国,千姿百态的金弹子盆景,或苍劲古朴、或玲珑雅致,每一盆都是时光与匠心的凝结,在感叹于大自然的神奇时,又不得不感叹村民的勤劳与智慧。

金弹子一角。

走出农家小院,踏上青石板路,唤起了我儿时的记忆,尤其忘不了的是与儿时玩伴光脚戏耍的时光……初夏的雨已将石板路冲刷的干干净净,尚未淌尽的水滴顺着瓦檐在石板上“滴答”作响,路面湿漉漉的,穿行其间心情特爽。驻足观望,道路两边白墙黛瓦的房屋错落有致,岁月的音符在其间谱写着古朴的乐章,有的屋檐下挂着红灯笼,随微风轻晃,透过虚掩的木门能瞥见小院里的天地,金弹子和各种花卉绿植点缀其间,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年轻人大都已进城务工,要傍晚时分才回家,而老年人倚门槛而坐,悠闲的聊天,孩童们在院中嬉戏玩耍,偶尔传来一声鸡鸣、犬吠打破了宁静,却又让这宁静变得鲜活起来。

午晌,随着声声蝉鸣慢慢袭来,阳光也开始直射,脚步便不自觉地走向“山中栗溪”——一个地道的农家乐。这个小店开业时间不长,但环境清幽、菜品丰富、口味地道而生意兴隆,尤其是双休日应接不暇。于是我们几人决定去小店“磋一顿”,品尝一下家乡美味。刚到门口,诱人的香味便传入鼻腔,店里人头攒动,围桌而坐后不多时,一盘盘菜肴端上桌来,腊肉煮豆腐、苗家酸肉、枞菌火锅、火烧辣椒、水豆豉锅巴还有桐叶粑粑、蒿菜粑粑、凉伴折耳根及时令蔬菜等等,这些都是村里地道的农家美食,让人垂涎欲滴。“山中栗溪”位于寨子后边的水库边,垂钓和休闲纳凉的人很多,饱餐一顿之后,我们聊起了“山中栗溪”的源由,有个伙伴说:“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为地上神仙”。这是借李鸿章之作取名吧!大家哈哈大笑。在聊起村里的变化,大家同感就是得益于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推进,通村草砂公路的建成、村部小楼及金弹子展示馆的建设、太阳能路灯的点亮、城市自来水的保障和公交车的开通,都极大地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条件,为乡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个伙伴说,村里近年还有几个娃考上了国防科技大学和湖南大学的咧……。吉首市一位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同志说:栗溪村可以说是“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成功案例,更是吉首“三环”线上的“一颗明珠”。

荷花一角。

闲暇惬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夕阳已至,余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炊烟从家家户户的房顶上袅袅升起,站在环村公路“C”位打卡点,望着远处还隐约可见的矮寨大桥,感受着晚风的凉意,让人流连忘返,不愿离去……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时任州委书记的省政协副主席虢正贵在村里调研时,鼓励村民因地制宜发展金弹子产业,让庭院经济助力村民长富久富。是啊!这里离城不远,交通便利,在喧嚣的城市中,它是一片宁静的角落,它自然质朴,有着悠悠的溪流、葱郁的树林,承载着乡情、乡愁、乡恋,勾勒着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不愿醒来。(文|石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