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肇州县人民检察院打造“党旗引航‘1+N’”新样板

2024年以来,肇州县检察院以打造“党旗引航‘1+N’”为抓手,聚力党建核心,“旗、亮、融、实、聚”五维发力,辐射带动N个业务协同发展,构建“一核多元、整体跃升”党建工作新格局。

以“旗”铸魂明导向 把准政治建设“定盘星”

举旗定向,筑牢思想根基。建立“党组领学+支部促学+党小组深学”三级学习机制,设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家谈”专栏,补足精神之钙。压实“支部书记+党小组长+党员干警”责任体系,制定党建责任清单4类12项,解决问题6个。连续两年被肇州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红色赋能,赓续精神血脉。依托六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把“红色基因”融入党建,强化党员身份认同,赓续红色血脉。组织干警到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讲授红色故事”等活动,以代入式“情景教学”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以“亮”塑形干在先 树牢党员先锋“风向标”

亮明身份,拉高模范标杆。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设立党员先锋岗,针对游客反映餐饮、住宿等线索开展工作,以实际行动护航地方经济发展。组织志愿服务队在春耕时节到丰乐镇生活村,为农企代表、合作社负责人等进行专题讲座,让守护“粮袋子”理念在农户心中生根发芽,织密检察“护耕网”。

干事创业,争当时代先锋。以荣获全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为契机,踊跃开展检润“志愿红”主题党日活动。常年为肇州县慈源老年公寓50余名老人提供赡养纠纷、遗嘱继承等问题的法律服务。连线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崇左市高级中学副校长黄花春,向她反馈代表建议落实情况,黄花春说要让肇州检察院的“朝阳花”未检品牌香从东北飘向华南。

以“融”促效争一流 驱动创新发展“新引擎”

聚势融合,办案提质增效。以“党小组+办案组”双轮驱动守护“国有财产”,通过自主创建的国财保护大数据监督模型,追回农机购置补贴350余万元。第二检察部的“党员突击队”建立非法狩猎行刑反向衔接工作机制,办理非法狩猎行刑反向衔接案件7件,为野生动物保护和行政执法规范化提供支持。

创新模式,联盟协作共赢。与鸡东县检察院跨区域结对共建,分享典型案例、开展联合培训,构建“党建+联盟”新模式。在兴城镇跃进村建立“党员先锋队+公益组织”联动机制,和寸草心爱心公益团队结成帮扶对子4个,作为“成长导师”跟踪学业辅导、做好心理关怀。

以“实”托底护民生 搭建检察为民“连心桥”

践行宗旨,厚植为民情怀。放大“支持起诉”效应,找准党建融合切入点,“民事+刑检”融合履职,打通涉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绿色通道”,为9名农民工调取被告身份、住址信息,协调法院成功立案。2024年,办理支持起诉案件20件,追索劳动报酬13万元。

笃行实干,纾解群众愁盼。以“如我在诉”理念,亮出“民有呼我必应”承诺,解“法结”化“心结”,接待群众信访58件,7日内程序性回复和3个月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均达100%。去年以来,办理司法救助案件10件10人,发放救助金11万元,其中孟某宇国家司法救助案被省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

以“聚”凝心汇力量 激发党建赋能“新活力”

文化聚力,释放党建效能。打造阳光检务、良法善治、法润民心等十大文化篇章,引领干警确立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职业品味,实现文化建院、文化兴院。推动党建活动与新媒体深度融合,2024年有5项检察工作经验被最高检、省检察院推广转发,7个案例入选最高检、省检察院典型案例。

培育人才,夯实发展根基。以“党建+业务”双导师制提升“岗位练兵”实战化,常态化开展检察微课堂、同堂业务培训、传学讲学、案例教学等活动,青年干警承办案件量同比增长15%,案件质效同比提高23%,为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来源:肇州县人民检察院
编辑:王宇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3478671922(微信同号)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9819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 15524682485

本头条号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北极海新闻」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