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40℃高温暴击来袭,别做4件危险事

来源:【大河健康报】

5月19日6时30分,郑州市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I级/特别严重),预计19日白天,郑州市主城区、航空港区、上街区所辖乡镇及街道最高气温将飙升至40℃以上。

高温红色预警意味着未来24小时内,这些区域将出现极端天气,市民需格外警惕中暑、热射病等健康风险。此外,持续高温还可能导致用电量激增,引发电力供应紧张;对户外作业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气象部门表示,将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及时发布最新气象信息。建议市民密切关注官方渠道发布的预警信息和防暑降温提示,做好个人防护,平安度过高温天气。

高温天让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飙升

气温升高时,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会比平时增加3~5倍,加重心脏负担。

有流行病学证据表明,气温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极端炎热天气(平均29.0℃)对死亡风险的影响迅速而短暂,当天就会立刻显现。当气温高于32℃时,脑卒中(中风)的发生率较平时高出66%,并且随着气温的升高,危险性还会增加。

数据显示,每年的六、七、八月是脑血管疾病发作和死亡的一个小高峰。天气炎热导致血压容易波动,血流可能会冲击血管内已经形成的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血栓,进而堵塞供应心脏的血管,会诱发心肌梗死等急性事件。

除特殊工作需要,大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高温天别做4件危险事

高温天气,习惯做这4件事的人,心血管在默默承受着巨大的负担。

猛回头、猛转身

猛回头、猛转身,容易导致斑块脱落,堵塞血管,诱发脑梗,还可能伤到颈椎。尤其是在夏季,人体很容易出现血容量不足、血液黏稠度高的情况。

夏天尽量避免做一些需要突然发力的动作,转身、回头应该慢一些,最好是整个身子都转过来。

打羽毛球、打篮球等运动前应充分热身,血压不稳的人更要小心。

冲冷水澡

室外气温高,人的全身血管均处于扩张状态,如果身体突然遭遇寒冷刺激,会导致脑血管收缩痉挛,出现头晕、呕吐等,严重时可能引起颅内大出血。

建议大家先擦干身上的汗,休息10~15分钟再用温水洗澡。

大口猛灌水

适当补水能降低血液黏稠度,但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造成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建议夏天喝水不要一次喝太多太快,每次喝水控制在100~150毫升。

对着空调直吹

从热气腾腾的室外进入空调房,虽然身体一时会感觉舒爽,但血管和心脏很难适应过大的温差,容易突发疾病。

建议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将空调调至26℃左右。若在室外大量出汗,回到室内应先擦干再吹空调,不要对着空调直吹,以免温差变化太快诱发心脏和脑血管收缩异常。

预防中暑要做好三件事

如果需要在户外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建议做好防暑措施。

备好防暑必需品

备好防晒用品,如涂防晒霜、戴宽檐帽;穿宽松透气浅色的服装,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

科学补水

少量多次饮水,可每隔15~20分钟补水200毫升,水温不宜过高。大量出汗,要额外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也可适当饮用糖水或运动饮料。

注意散热

可以用冰毛巾擦身体或用风扇进行物理降温。炎热难挡时,可用凉水冲手腕,每隔几小时把手腕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5秒,有助于降低血液温度。

中暑了千万记住5点,能救命:

不要不把中暑当回事,一旦出现严重中暑,一定按照下面5点做,能救命。

1.停止活动并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休息。

2.脱去紧身的衣服,给患者降温。

3.最好赶紧物理降温(用湿的凉毛巾放置于患者的头部和躯干部以降温,或将冰袋置于患者的腋下、颈侧和腹股沟处)。

4.严重者肌肉会因热射病发生不自主的抽搐。发生这种情况不要在病人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去刻意束缚其抽搐的肢体,可用软物(床垫等)垫在病人身下。如果发生呕吐,请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5.无论症状轻重,必须及时就医。

本文综合 郑州气象 生命时报 健康时报

本文来自【大河健康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