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是国际防治沙尘暴日。在今年的国际防治沙尘暴日到来之际,世界气象组织在其发布的最新年度报告中指出,沙尘暴对健康和经济造成的损失正持续加剧。
报告指出,尽管2024年全球地表沙尘平均浓度略低于2023年,但区域差异显著。在受影响严重地区,2024年地表沙尘浓度仍高于1981年至2010年的长期平均值。
报告称,全球每年约有20亿吨沙尘进入大气层,其中逾80%源自北非和中东沙漠,沙尘可跨越大陆和海洋传输数百至数千公里。世界气象组织专家萨拉·巴萨特表示,沙尘问题不再是区域性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关注的问题,沙尘可以对空气质量、健康、农业和交通运输产生影响。
报告指出,虽然沙尘现象多为自然过程,但水资源与土地管理不善、干旱及环境退化正日益成为沙尘现象的重要诱因。巴萨特表示,气候变化正在加剧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可能导致新的沙尘源出现。
国际人士赞赏中国防沙治沙工作
国际人士表示,国家层面的土地管理策略对防治沙尘暴至关重要,中国的防沙治沙工作成效显著,美化了人们的生存环境。
世界气象组织专家 萨拉·巴萨特: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尝试监测土地的变化,以预测发生沙尘暴的热点地区。中国也采取了许多源头管控的策略,比如在戈壁沙漠边缘建立绿化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赞比亚国家气候变化治理联盟国家协调员 莉迪亚·奇班博:中国在植树造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还通过种草来缓解沙尘暴的风险。这些都是中国在环境治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有助于民众更加适应生活环境。
责任编辑:章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