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怀化出台全省首个健全柔性监管执法机制改革方案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着力构建“教育引导为主、处罚强制为辅”的柔性监管执法体系,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近日,我市印发《怀化市健全柔性监管执法机制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系全省首个,标志着我市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行政执法模式上迈出关键一步。

《方案》明确,要按照“事前源头防控、事中精准处置、事后修复完善”的闭环流程,综合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行政指导、行政约谈、信用监管等非强制性方式开展行政执法工作,实现执法行为不断规范、执法能力明显增强、社会满意度显著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的目标。

《方案》部署了四大方面具体任务措施,亮点纷呈。一是构建分层分类的规范化执法标准体系。要求市直行政执法单位在省级标准基础上,制定本级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免罚轻罚事项清单以及免予行政强制措施清单。特别是对文化旅游活动中的轻微违法行为,以及情节显著轻微、危害较小的行为,明确纳入免罚轻罚或免强制范围,避免“一刀切”式执法,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宽容的发展空间。

二是创新多元协同的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方式。推行“综合查一次”, 建立跨部门联合监管制度,减少对企业的多头检查、重复检查;设立轻微违法“观察期”, 对符合条件的违法主体,给予合理整改期限,整改到位可不予或从轻处罚,体现执法温度;探索志愿服务替代处罚,违法行为主体可通过参加公益性社会服务和普法学习,依法依规申请免罚轻罚,实现教育惩戒与社会效益双赢;强化涉企行政指导服务,分类制定企业合规指导目录,通过典型案例、工作指引、“定期体检”等形式主动帮助企业防范风险;建立涉企执法经济影响评估机制,由市司法局牵头制定办法,评估执法行为对企业经营的潜在影响,评估结果全市通报,引导审慎执法。

三是优化全流程闭环的规范化执法程序。强调在事前阶段加强教育引导和源头治理;事中处置阶段对轻微违法优先适用非强制措施,并优化办案流程;事后修复阶段则注重信用修复和帮扶解困,帮助受罚主体重回正轨。

四是完善多维度立体化的执法保障机制。包括加强执法人员柔性执法理念和礼仪培训,推动执法监督信息化平台应用,建立行政执法人员尽职免责制度,健全监督问责机制等,为柔性执法落地提供坚实支撑。

为确保改革取得实效,《方案》明确了“试点探索、总结评估、全面推开”的实施路径,确定鹤城区为首个改革试点地区。市委依法治市办将加强统筹协调,各相关单位将按职责分工全力推进,最大限度减少执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切实提升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满意度,为怀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全媒体记者 李金欣 通讯员 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