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建设环两江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佛山准备这样干

4月23日,佛山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对4月17日印发实施的《关于建设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意见》(下简称《意见》)进行解读。佛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文广旅体局、水务局、交通运输局就《意见》发布后的具体实施举措向社会通报。

3个专项规划力争于今年8月份完成

佛山市委常务副秘书长、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专职副主任何战表示,佛山将尽快启动实施先行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同时,统筹协调市发改局、市自然资源局等部门,编制先行区产业发展、城乡风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3个专项规划,力争于今年8月份完成,形成“1+3”的规划体系。在规划框架指引下,推动各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行动方案,近期将出台文旅、交通、城乡环境、治水兴水等8个方案,推动先行区建设从蓝图设计转化为各级各部门的具体行动、具体举措。同时,佛山已印发《2025年建设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点任务清单》,聚焦《意见》提出的“三个定位”“六项工程”,提出了32项重点任务。佛山还将建立市区镇三级项目库,分阶段抓好实施,以“挂图作战”的方式抓好落实,以实物增量推动先行区建设落地见效。

在改革创新方面,佛山市指挥办将会同市委改革办及有关部门,聚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谋划梳理一批具有前瞻性、突破性的改革事项,抓好改革探索,为全省、全市先行探路。

佛山还将加快建立先行区统一形象标识体系,设计专门的LOGO;策划环两江骑行、马拉松、龙舟赛等系列活动赛事,讲好佛山探索沿江经济发展新路径的故事。

让“周末叹佛山”成为旅游新风尚

佛山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黄宝坚表示,在环两江先行区工作中,佛山主要立足打造让市民和游客满意的文旅资源产品、打响“山水佛山 文武双全”城市IP,让“周末叹佛山”成为旅游新风尚。其中,该局初步完成建设“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三年行动方案,涵盖环两江先行区文旅载体、项目、活动等内容,目的是用三年时间,把“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打造为全市农文商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市文旅赋能“百千万工程”发展典型区、广东省山水都市休闲旅游创新示范区。

在重点项目的推进上,2025年,全市文旅系统将围绕环两江先行区建设的7个重点任务,全力以赴推动配套的80个重点项目的落实。一是在环两江先行区按照每10公里至少建成一个高品质文旅项目,建成1个在湾区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文旅项目;二是新建改建一批游客服务中心、公共厕所、停车场等文旅基础设施,满足市民游客出行需要。三是推进“几字湾”、西樵山、甘竹滩3个文旅集聚区均有新增的标志性文旅项目;四是建设水乡联动发展廊道,实施樵北涌至有为水道联通工程,活化沿线古墟、古村落、旧集市,增强沿线村居发展活力;五是举办环两江自行车赛、徒步和马拉松赛事活动,发展节日经济、演艺经济、赛事经济、低空经济、夜间经济、周末经济、宠物经济等新业态,建设夜间经济消费集聚区,让周末微度假、带着宠物去旅行成为常态。六是加强旅游码头布点,大力发展水系旅游。七是探索推出一批文旅微短剧,打造流量经济,让“跟着微短剧游佛山”成为风尚。

佛山也将做好资源盘点,梳理文旅资源,推出手绘图、电子地图,给市民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做好空间串联和主题设计,推出“水陆双线”精品游径,将各类龙舟赛事、音乐节庆活动等融入文旅动线,把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利用“佛趣游”平台做好特色推荐等。其中,6月初,佛山将举行相关招商推介会及掌门人江湖大会,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两江先行区资源开发。

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水经济发展方式

佛山市水务局局长赵颖表示,环两江先行区在水利体系内是三江汇流、两江相通、千年堤围、水质优良、水文化资源集聚的传奇区域。佛山市水务局将依托优质水资源、特色岸线资源和秀美滨水空间,以打造区域协调、产城融合、人文和谐的高品质岭南水乡为目标,构建“流域治理、生态赋能、安全可靠、水韵名城”的现代绿色水网,做好水文章培育发展好水经济。

为此,佛山市水务局将加强统筹谋划,推动水经济绿色健康发展,在全力推进禅城龙湾水上运动基地、南海丹灶金沙户外运动岛、三水白坭文创特色小镇3个水经济试点项目基础上,储备了16个水经济项目。后续协调相关部门强化游艇码头、水上运动、房车营地等项目布局及结构优化;协调文广旅体部门做好桑园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开发保护和利用;发展河湖游轮游艇、水上运动、滨水文旅文创、科普研学等水经济新业态。

水务部门还将系统推进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水里岸上综合治理,打造樵桑联围、南铁鼎围、罗格围、齐杏联围等四个碧道环、建设约270公里碧道,设置休闲娱乐、户外运动、特色营地等节点,拉动碧道马拉松、自行车等体育赛事,为城乡休闲娱乐提供多元选择。同时,每个区每年至少建设一条绿美碧带、一个幸福河湖,推动打造思贤滘、甘竹滩省级水利风景区,塑造高品质滨水发展空间。该局还将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水经济发展方式,将生态“好水”变为经济“活水”。

构建广佛极点与江门及粤西地区的新通道

佛山市交通运输局局长丘胜辉表示,目前,对外联系上,先行区核心区范围内已经形成“五横六纵”高快速路网体系;是佛山市千吨级及以上航道的主要流经区域,两江沿岸共有货运码头50个,约占全市总量57%;2024年该片区码头货物吞吐量7362.77万吨,占全市总量67%。

他表示,近期,交通部门将重点推进南新高速、广昆高速改扩建等高速项目建设,构建广佛极点与江门及粤西地区的新通道;推进季华路西延线建设,强化先行区与中心城区和新机场的交通联系;有序推进塘西大道三期及其南延线、广佛新干线等项目,加强先行区与佛北及广佛核心区联系。在完善内部路网体系方面:2025年计划在先行区范围内完成塘西大道南延线南沙村连接线工程、龙江太和庄环岛交通改善工程等24个道路交通项目;重点推进汇龙大道-生态路项目、河滘大道南延线工程等4条跨区跨镇道路建设;完成丹灶镇和西樵镇11.6公里“美丽农村路”建设工作,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和美丽圩镇建设。在先行区沿江道路连通提升方面,交通部门将积极会同市水务部门推进约139.5公里沿江道路的畅通工作;结合文旅项目、赛事活动的实际需求,统筹谋划环两江沿线197个上堤点的规划布局和建设提升,完善市政道路网与沿江堤坝路的交通衔接,支撑沿线文旅项目建设,服务慢行观光需求。在港口水运设施建设方面:重点推进顺德水道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南鲲码头改扩建、富湾作业区通用码头等项目,推动环两江航道和港口码头能级提升。

中远期,交通部门将积极谋划推进佛肇云高速、清远至高明高速以及禅西大道南延线(广台高速-龙高路段)、横十路等高快速路项目,推进欧阳作业区通用码头、醒群作业区港口码头等项目。近期,佛山已启动“十五五”交通规划编制工作,将进一步重点谋划部署环两江先行区综合交通建设,力争到2030年左右,实现先行区的城乡交通环境显著改善,交通出行品质显著提高,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建成,为先行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文|记者 张闻 通讯员 佛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