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亚迪在资本市场捷报频传,再次印证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强大势能。
5月21日,公司A股(002594.SZ)股价首次突破并收于400元大关,盘中高点达404元,创下历史新高。港股方面,比亚迪股份(01211.HK)于5月23日收盘价达416.98港元,总市值一举突破1.3万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比亚迪也于5月16日正式被纳入恒生科技指数。这不仅是资本市场对其综合实力的肯定,更标志着其成功完成从传统制造型车企向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战略跃迁。
这一系列里程碑式的资本表现,尤其在当前全球资本市场震荡的背景下,更显难能可贵。市场分析普遍认为,推动比亚迪逆势走强的核心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全民智驾”战略的加速推进,二是在海外市场的持续突破。
“全民智驾”:推动智能驾驶普及,奠定技术领先优势
2025年2月10日,比亚迪正式发布“全民智驾”战略,提出以“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为核心的全系技术矩阵布局。通过分层次、分市场的产品部署,比亚迪实现了从高端到主流市场的智能驾驶能力全面覆盖。其中,三激光雷达配置的“天神之眼A”服务于仰望品牌;“天神之眼B”则为腾势与比亚迪旗舰车型提供支持;而“天神之眼C”则以三目摄像头配置,普及至方程豹及核心畅销车型,构建起完整的技术覆盖链条。
这一战略很快在市场上获得了积极回响。4月数据显示,比亚迪国内乘用车销量达30万辆,其中搭载智能驾驶系统的车辆超过21万辆,渗透率高达71%。这不仅使比亚迪在智能驾驶普及率上领先于一众对手,其单月智驾车型销量甚至超过三家总和的两倍,牢牢占据中国智能辅助驾驶市场的“第一梯队”,推动行业智能化渗透率提升。
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其长期技术积淀与系统化研发能力的集中体现。背靠全球最大车云数据库,每天生成超过3000万公里的智驾数据,比亚迪不断通过高频训练与系统优化强化其算法模型。同时,公司全球研发团队已超12万人,其中智驾工程师超5000人,涵盖从芯片、算法到整车系统的全栈自研,实现了技术闭环与高效迭代。
更为重要的是,比亚迪在推进智能化的过程中始终将“安全”作为根本原则。其智驾系统广泛搭载AEB自动紧急制动、ICC车道领航、NRP窄道通行等功能,大幅提升车辆安全性能,为消费者提供智能、可靠的用车体验。这一以“安全”为基石的技术战略,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用户的信任度和品牌黏性。
海外市场持续突破:构筑全球新能源新格局
如果说智能化是比亚迪构建国内领先地位的关键,那么其在全球市场的迅速拓展,则标志着其全球竞争力的日益增强。根据英国骏特商务咨询公司数据,2025年4月,比亚迪在欧洲28国的电动车销量成为当地市场的新领头羊。比亚迪在欧洲的销量同比增长359%。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比亚迪全球化战略的系统性推进。凭借强大的产品力和智能化能力,加之覆盖整条价值链的整合优势,比亚迪正在欧洲、东南亚、拉美等重点区域迅速建立起本地化的销售网络与服务体系,逐步撼动国际车企长期主导的市场格局,塑造出“全球新能源生态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新企业形象。
与此同时,比亚迪被正式纳入恒生科技指数,不仅提升了其在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与关注度,更意味着其“科技公司”身份已获得权威背书。从以“马力”为核心的传统造车逻辑,到以“电力”驱动的新能源转型,再到如今以“算力”为代表的智能化浪潮,比亚迪凭借持续创新,已在全球智能化汽车发展新阶段中占据有利地位。
当前,比亚迪不再只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整车制造商之一,更以“科技驱动”的姿态,积极参与全球智能汽车未来版图的重构。从智能化战略的高效落地到海外市场的加速突围,比亚迪正在构筑一条清晰而坚定的“科技化+全球化”发展路径。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迈入以智能化为核心竞争力的“下半场”,比亚迪已凭借智驾技术的普及、安全系统的领先、海外布局的深化,完成了从“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的战略跃升。未来,伴随其智能驾驶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与海外影响力的持续扩张,比亚迪有望成为全球智能汽车变革的重要中国样本与核心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