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知名女星去世3个月后再被提起:要高度重视!近期新冠毒株传染性强,上海疾控提醒↗

5月24日

在2025年广州科技活动周开幕式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国家实验室主任

钟南山通过云端连线

透露了近期流感、新冠疫情等

公共卫生领域的最新进展



钟南山谈大S离世!
重要提醒:一定要及时治疗


在讲话中,钟南山提到了在今年2月份因流感离世的女明星大S徐熙媛,并表示很遗憾。


他强调,近期流感发病率已经在下降,要高度重视流感的及时治疗,特别对于老年人来说,要保证在48小时内及时接受治疗。“药物的选择也很重要,国内近期有两款新药上市,目前中国在研发流感药物及疫苗方面并不比国外差。”



新冠疫情目前仍处于高峰期
预测到6月份后会下降


中国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从3月31日到5月4日,全国门诊流感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从7.5%增加到16.2%,住院病例阳性率也从3.3%增加到6.3%。我国南方省份的新冠阳性率相对北方省份略高,部分阳性率上升较早的省份,其疫情增幅已经逐渐趋于平缓。


钟南山指出,此轮新冠的流行毒株XDV传染性较强,感染后患者的症状和流感患者类似,但是刀片嗓的症状更明显一些。


“近来,新冠流行仍处于高峰期。”钟南山表示,从3月初到5月初,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新加坡、英国、法国、巴西、挪威的监测数据均显示,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呈现增加趋势。钟南山表示,预测到6月份以后会下降


“特别要注意老年群体,如果出现高烧、全身疲劳的,需要及时检测是因为流感还是新冠导致的,二者都有很好的药物来对症治疗。”钟南山说,现在国产的新冠药物,例如来瑞特韦片等已经很有效了。但所有药物都需要在症状出现的3—5天内启动,重症高风险人群优先使用,以实现早期干预。


实则常规流行阶段性波动
普通人无需过度担忧


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此次反弹不是突如其来的新疫情,而是常规流行节奏中的一次小高峰。


有专家表示,新冠病毒感染的流行高峰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而与人群抗体水平有关,本轮新冠小高峰距上一波高峰已近一年,很多人针对新冠的抗体水平已经下降。

网络配图


本市监测数据显示

本轮疫情高峰

有以下特点

↓↓↓

  • 一是与上一次高峰间隔长,距本市上一波疫情高峰(2024年夏季)已近一年;
  • 二是疫情峰值低,目前疫情水平低于2024年夏季高峰;
  • 三是病例症状轻,报告病例中多为轻症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无危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

↓↓↓

本市新冠病毒活动强度

呈阶段性低水平波动趋势

预测5月中下旬

本市新冠病毒感染疫情

将趋于平稳


大多数健康人来说,这轮新冠的症状确实相对轻,比如咽痛、发烧一两天、身体疲乏,部分人还会咳嗽持续一周甚至更久。但即便是“像感冒”,虽然不用过于担忧,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如不经意中传染给家中的孩子、慢性病人或体弱的老人,就会带来严重后果;此外,感染病毒后也需要更长时间的体力和恢复。


以下3类高风险人群

要注意防范

↓↓↓


❗60 岁以上老人

❗有基础病(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肿瘤等)

❗免疫力低下者(如肿瘤放化疗期、器官移植患者)



此外

新冠防护做好以下3点

↓↓↓

01

防护要到位

✅就医时须全程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也建议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卫生。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增强身体免疫力,室内通风换气。

02

疫苗别落下

新冠病毒对于老年群体、免疫力低下者、多种严重基础病患者可能是致命的,因此建议根据疫苗接种指引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疫苗。

03

诊治要趁早

✅高危人群尽早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或免疫治疗,可降低重症风险。

✅出现发热、咳嗽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症时别硬撑,应及早就医,进行检测治疗。


坊友们记得按小坊说的

做好防护工作哦~

身体健康最重要!

消息来源|新闻坊综合上海疾控、羊城晚报、南方日报、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