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崔新保 通讯员 王永强 王凯杰
为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源交易质效,优化营商环境,河南省长垣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过多维度、全链条的创新举措,全面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规范化、透明化、智能化发展。
推进交易平台标准化建设。建成“场地标准化、服务智慧化、交易规范化”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交易“四大板块”应进必进。依托“市县一张网”,纵深推进电子交易系统建设,实现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合同履约等交易事项“一网通办”,全程留痕。
全主体回访溯源。项目成交(中标)结果发布后,安排专人电话回访招标单位、代理机构、投标企业(供应商)等交易主体,通过标准化问卷设计、针对性话术引导和定期回访机制,深入了解招标流程规范性、信息公开透明度、有无利益输送暗示等关键问题。对回访中发现的围标串标苗头、专家评审异常、工作人员吃拿卡要等线索,快速移交纪检监察、行政监督等部门联动处置,为工程项目招标投标领域监督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一线线索。
招标代理机构管理优化。制定招标代理机构“负面清单”,系统梳理围标串标协助、违规设置歧视性条款、泄露保密信息等禁止性行为,明确责任边界与处罚标准。同步开展“一标一评”,聚焦招标文件编制、开标流程组织、质疑答复处理等关键环节,从程序合规性、服务专业性、沟通及时性等维度进行量化打分,形成动态评价档案。对查实存在违规行为的代理机构,采取约谈整改、信用扣分、限制市场准入等阶梯式事后惩戒措施,并将典型案例纳入行业警示教育库。以此形成“清单明责、全程考评、动态监管、严厉问责”的全链条管理体系,倒逼招标代理人员主动加强法规学习、规范业务操作,全面提高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推动招标代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数值赋能强监督。实施大数据监测分析预警系统问题信息处理制度,借助智能化筛查系统与人工复核相结合的方式,挖掘围标串标、资质挂靠、暗箱操作等隐蔽性问题,为工程招标投标领域整治监督工作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与可靠的案件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