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潍坊市认真贯彻落实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以拓展创新“三个模式”为引领,以乡村振兴融合化发展为路径,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和品牌化水平,推动规模化、社会化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农业。202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358.7亿元,全省第一,现代农业质效不断提升。
潍坊市以乡村振兴融合化发展为路径,奋力拓展创新“三个模式”
面向大市场,建设大基地
体量大、品类全、品质优是潍坊农业最大的优势,也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基础与条件。
潍坊不断提高规模化水平,建设农产品生产大基地。通过持续提高经营规模化和服务社会化程度,推进“大田变小田”,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农业大基地地位更加稳固。目前,潍坊已成为全省第一大蔬菜和畜产品生产基地,是全国四个年产蔬菜千万吨级、肉类百万吨级的城市之一。同时,还是全省第五大粮食主产区、第三大果品生产基地、第四大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优质蔬菜种苗生产基地。
潍坊积极提高科技化水平,建设农机装备大基地。潍坊被誉为“中国农机之都”,全市拥有农机生产企业657家,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712家,全产业链产值过千亿元,智慧农机产值占全国的1/4。潍柴雷沃对全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综合贡献度超过20%,340大马力CVT智能化拖拉机填补了国内空白,“北斗农业机械自动导航作业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智能农机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潍柴雷沃340匹马力CVT无人驾驶拖拉机填补国内空白
提高融合化水平,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277家,营收达2930亿元,75%以上农产品实现加工转化,3县入选全国十大预制菜产业基地。实施净菜“六进”行动,80%驻潍高校、企业食堂使用净菜,净菜企业发展到96家,产值达147亿元,预制菜产业居全国“智造预制菜·新锐城市50强”第2位。
提高外向化水平,建设农产品出口基地。依托全国首个国家农综区平台,建成全国首个农业服务贸易全球商通中心,首次实现中日民间农产品检测结果互认,带动全市农产品出口企业发展到700多家,5家企业获评国家级农产品出口示范企业,数量全省第1,农产品出口额达到163.75亿元,连续6年超百亿元,农产品远销141个国家地区。
提高标准化水平,建设标准技术输出基地。潍坊是全国唯一拥有蔬菜、畜禽标准研发“双中心”的地市,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集成2369条蔬菜产业链相关标准,编制了37种蔬菜、54项技术规程,研发的番茄、黄瓜、辣椒等7项设施蔬菜全产业链行业标准填补国内空白。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研发完成生猪、白羽肉鸡两个全产业链标准,牵头制订的鸡屠宰ISO国际标准,是我国牵头制订的第一项畜牧业国际标准,实现了零的突破。
扭住大龙头,培强大企业
农业由大到强,龙头带动是关键。实践中,潍坊质量与效益并重、内培和外引并举,培育起一批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全国500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数量,连续两年保持全国地市第一。
通过联结万千农户,促进传统种养企业发展壮大。寿光蔬菜集团、新和盛、诸城外贸、亚太中慧、胜伟牧业等龙头企业,主要经营业务集中在生产端。企业通过建基地园区、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等形式,构建起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农民合作社为纽带、专业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将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连结成为合舟共济的产业共同体,在其中起到核心主导作用的龙头企业,也逐步实现了发展壮大。
正大蛋业(山东)有限公司
通过推动三产融合,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得利斯、惠发、中基等企业,在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起步较早,在国内、省内具有较好的先发优势,在发展过程中,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立足主导产业,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要求,推广“原料基地+中央厨房+物流配送”“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等新模式,构建产加销、种养加、贸工农、经科教一体化经营格局,提高市场竞争力。
通过招引世界头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伊利、正大、中粮等企业,是规模、技术和管理水平领先的世界级农牧龙头企业,同时奶业、蛋业、粮食加工等产业也是潍坊农业的短板弱项。潍坊强化招大引强力度,先后引进正大360万只蛋鸡、伊利10万头奶牛、中粮90万吨小麦加工、正大国际蔬果产业园、千喜鹤中央厨房等一批带动能力强、规模大的农业龙头项目,快速提升了产业能级。
培育大生态,构建大产业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注重全链条提升,集群化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加快建设农业强市。
坚持品牌带动。把潍坊农业作为一个“大品牌”来经营,围绕农业创办了一系列国际国内品牌展会,如寿光菜博会、青州花博会、安丘农产品出口博览会、农综区国际食品农产品博览会、昌乐西瓜节、寒亭萝卜节、临朐大樱桃节等,持续扩大潍坊农业品牌影响力,赢得了“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的美誉。潍坊的寿光蔬菜、青州银瓜、潍县萝卜是山东农产品品牌的优秀代表,潍坊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555个,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70个、国家农耕农品名录31个,潍坊“三农”的知名度、影响力、美誉度持续提升。
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寿光型智能温室内部生产场景
坚持全链发力。聚焦现代农业发展的全环节、全要素,推进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着力强化冷链物流链、仓储保鲜链、分级分拣链、智慧数据链、农牧循环链等四个链条建设,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端拓展。加快培育壮大“4+10+N”产业体系,蔬菜、畜禽、花卉、农机4个全产业链规模过千亿,生姜、果品、种业、奶牛等10个产业链产值过百亿,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达到4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达到12个。
坚持特色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差异化发展。寿光市是全国重要的“菜篮子”。诸城市是首批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全国知名的肉类加工基地。安丘市是大宗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省级农产品出口产业集聚区,建成农产品跨境电商交易平台,被誉为“中国蔬菜出口第一县”“世界菜篮子”。高密市是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青州市是我国江北最大的花卉种植交易中心。昌邑市是大姜和苗木生产基地。临朐县的奶牛和大棚樱桃,昌乐县的西(甜)瓜,寒亭区和潍城区的潍县萝卜,坊子区的农机、都市休闲农业,峡山生态经济区的有机蔬菜,滨海经济开发区的盐碱地肉牛等,都形成了较好的优势特色产业体系。
把握大方向,推动大变革
以改革之力破解城乡二元化、农村空心化、土地细碎化等三方面的问题,让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更加适配,激活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活力。
以维护和发展农村群众利益为宗旨,着力重塑农民与农村的关系。充分保障村集体成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合法权益,保护占有、收益、有偿退出、继承等权能,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探索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
潍坊市寒亭区双杨街道前阙庄村民分红
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着力重塑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充分保护农户土地承包权益,发挥村集体组织引领和居间服务作用,通过预签模拟协议、熟化土地整体打包等方式,引导农户开展土地流转和全过程、多环节农业生产托管,提高规模化水平,为机械化作业、智慧化生产创造条件。充分发挥镇村基层组织作用,坚持村为基础、乡镇统筹、市县指导、全域推动,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经营,不断壮大新型镇村集体经济。
以经营城市理念经营乡村,着力重塑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探索乡村民生服务集中保障机制,着眼美丽宜居乡村长远发展,积极打造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依托镇驻地、农村社区中心村等进行统筹谋划、系统设计,重点建设不同数量的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公共服务优质便捷、现代产业支撑有力、极具乡村田园风貌的乡村片区,有效集约资源,服务农村群众,逐步变革农民生产生活方式。
(大众新闻记者 张鹏 通讯员 陈同义 石维群 滕昆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