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
2025年3月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其中
深圳报告一起食物中毒事件
发病1例,死亡1例
而食物中毒的原因
就是因为误食毒蘑菇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
2025年3月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2025年3月(3月1日零时至3月31日24时),我省共报告2起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为较大级别,共发病2例,死亡2例。分别为:深圳市龙岗区报告的一起误食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例,死亡1例;珠海市斗门区报告的一起食用蟾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例,死亡1例。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
2025年4月15日
当前,随着降雨增多
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
然而,诱人的外表下却暗藏杀机
此前
深圳曾有多人因误食这类蘑菇中毒
误食毒蘑菇请立即就医
据悉,深圳市常见的致命毒蘑菇主要为致命鹅膏菌,又称白毒伞。它号称毒蘑菇界的“头号杀手”。它最大的特征就是——
头上戴帽(菌盖)
腰间系裙(菌环)
脚上穿靴(菌托)
图源:深圳龙岗疾控
今年3月,龙岗区疾控中心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在龙岗区银湖山发现了白毒伞。根据往年调查结果,在梧桐山、凤凰山、碧岭、宝龙等地方也都出现过它的身影。
误食后果:白毒伞会造成严重的急性肝损害,潜伏期长,一般大于6小时,多数9~14小时。
别看它长得小巧可爱,实际上它毒性极强!
一个中等大小的白毒伞足以毒死一个成年人,误食死亡率可达75%。
常见地点:今年3月,龙岗区疾控中心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在龙岗区银湖山发现了白毒伞。根据往年调查结果,在梧桐山、凤凰山、碧岭、宝龙等地方也都出现过它的身影。
到目前为止,白毒伞在深圳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毒蘑菇。
大青褶伞,俗称青褶环伞、铅绿褶菇、绿褶菇等,集中出现在6—10月份,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常见的毒蘑菇种类。
误食后果:误食大青褶伞会造成严重的胃肠道中毒反应,发病快,潜伏期短,一般在10分钟至2小时内就可出现明显的胃肠道症状。
常见地点:常生长于公园或小区草坪上、菜地里、路边草地、荒地、锯末堆上甚至是垃圾堆旁。
大青褶伞是离人群最近的毒蘑菇种类,也是深圳引起蘑菇中毒事件最常见的毒蘑菇。
宝子们,路上碰见这些毒蘑菇
咱千万别做“菇勇者”
别想着尝那一口,保命要紧!
同时要注意的是
在华南地区
最常见的毒蘑菇还有这些
▽
一旦误食毒蘑菇 应如何处理?
目前对于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
所以,大家一旦误食毒蘑菇中毒,别傻等,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把催吐、洗胃、导泻、灌肠安排上,尽早排出毒素,对症治疗!
那么在发现自己误食毒蘑菇时,我们可以马上做些什么呢?
1.立即呼叫救护车
万一误食毒蘑菇,立即呼叫救护车。等待救护车时,有条件的可加盖毛毯保温。
2.催吐
可先让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然后用手指(最好用布包着指头)刺激咽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在这里强调下,孕妇慎用催吐,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也不能进行人为催吐,容易引起窒息!
3.送医院
一起食用过同样蘑菇的人,无论是否发病,同样需要立即到医院检查。
4.保留毒蘑菇样
食用过的剩余蘑菇应留存,以便有需要时交给医生查明中毒原因。
中招的常为“老司机”
民间流传鉴别方法不靠谱
经调查,不少误食者都有过采食野生蘑菇的经验,认为可以靠形态、气味、颜色等特征自行识别毒蘑菇。
实际上,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生物学家,也需要借助专业设备才能准确鉴别蘑菇是否有毒。
所以民间流传鉴别方法,例如:
❌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
❌生长在潮湿处、粪便上的蘑菇有毒;
❌不生蛆、虫子不吃、味苦、腥臭的有毒;
❌与银器、生姜、大蒜、米饭一起炒或煮后变黑色的有毒,受伤变色、流汁液者有毒;
❌菌盖上有疣、柄上有环和菌托的有毒等……
这些鉴别方法都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统统不靠谱!
提醒大家:一定要珍爱生命,远离毒菇
不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
不购买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
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
来源丨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圳疾控、龙岗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