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 聂辉 北京报道
9月11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介绍,“十四五”期间,出生巨大儿的发生率实现了五连降,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肥胖率由五年前的10.4%下降到9.7%。
体重是衡量一个人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雷海潮强调,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水平关系到一生的健康状况。除了儿童青少年自己要多加关注外,作为父母、作为监护人尤其要关注孩子们的健康和成长。
雷海潮表示,对青少年来说,在正常的生长发育曲线下,体重会不断增加。儿童和青少年不用特别焦虑体重的问题,但也要防止体重发育过于迟缓或是出现“小胖墩”的情况,既要防止出现“小豆芽”,也要防止出现“小胖墩”。家长们可以参照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曲线,看处在特定年龄阶段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是否正常。
雷海潮介绍,“十四五”期间,出生巨大儿的发生率实现了五连降,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肥胖率由五年前的10.4%下降到9.7%。我国儿童营养状况持续改善,全国6岁以下儿童的生长发育迟缓率下降到4.5%,低体重率下降到1.4%,这两项指标都是持续改善的。
顶端新闻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国6—17岁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别增长了2.1厘米和2.2厘米,中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总体上也是在持续改善的。
雷海潮介绍,去年我国启动了体重管理年活动,明确用三年时间开展实施,今年进一步将健康体重管理纳入到健康中国行动。活动自发出以来,得到了全民积极响应,超出了预期。据最新统计,全国有4500多家二三级医院设立了健康体重管理门诊,同时也有一些一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也开设了相关门诊。
9月份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雷海潮呼吁全社会都要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合理的膳食、营养的改善,以及适当的、科学的体育运动和锻炼,再加上规律作息,培养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使得大家的体重处在一个相对健康稳定的状态,避免今后由此引发一些其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