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清明缅怀丹青巨匠 邵阳学子笔墨承风骨

陈西川先生(油画 李自健画)。

红网时刻新闻4月8日邵阳讯(通讯员 扈梅娟)清明时节,湘西南的资江水泛起春潮。4月6日清晨,来自五湖四海的美术家与学子们怀揣素笺丹青,齐聚邵阳,以画笔为香、以油彩为烛,为人民艺术家陈西川先生举行挂清仪式,缅怀这位将美育播撒山乡的"乡土米勒"。

陈西川先生1929年生于邵阳蔡锷故里,少年从戎保家卫国,青年淬火央美鲁美,却在艺术盛年选择回归故土。他将炭笔化作刻刀,在邵阳城墙裂痕里雕琢史诗,在资江渔网经纬中捕捉时光,以三万昼夜书写"南陈北曹"的艺术版图。这位被李自健誉为"替沉默者立碑"的老人,用九十四载春秋在湘西南丘陵褶皱间,刻写比《富春山居图》更磅礴的美育长卷。

"灰调子要润,人骨头要硬"——暴雨中湿透的蓝布衫,石梯上喘息的憨笑,节约烟钱换来的素描纸,这些滚烫细节在三千弟子心间烙印成永恒。当日挂清现场,首届西川班班长郭长庚先生颤抖着展开泛黄的炭笔速写:"陈老师总说'修改出天才',这怒吼声至今在画室回荡。"如今展厅新挂的青年作品里,依稀可见先生抡指敲击画板的影子。

弟子们在陈西川美术馆参观。

活动当日,弟子们在陈西川美术馆前重现80年代写生场景,用画板捕捉吊脚楼倒影。11点半座谈会现场,一代代的学子接力讲述"被骂醒"的成长故事。"当年被骂'画得稀烂'的细伢子,如今正昂首走向希望。"九十年代班长石辉指着展厅新作动情说道。

据了解,此活动由西川学子郭长庚、石辉两位班长发起,活动自发起之时,面向全球弟子报名。李自健(旅美画家、李自健美术馆馆长)、刘人岛(画家、美术评论家)、王文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原系主任、教授)、曾陆红(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艺术学院原副院长)等近百名学生纷纷响应,陈明大(人民艺术家陈白一长子、画家)听到此活动也前来祭拜。"师父总说艺术之路比石梯更陡,"现任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的陈小川表示,"今天我们要告诉师父,资江春涨,桃李已成林。"

当春风掠过资江,似乎水中倒影里浮现出炭笔勾勒的轮廓。那是陈西川用九十四载光阴刻下的精神拓片,当美育的根系深扎进丘陵褶皱,哪怕时光冲刷成泥,也能在每个春天长出新的丹青。而那些被骂醒的少年,正沿着他用炭灰铺就的星图,继续向着更辽阔的苍穹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