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济宁市教育局_教育动态】
4月9日至10日,市教科院组织开展初中段“强镇筑基•送教助研”活动。教研团队深入汶上县、金乡县、曲阜市、泗水县的9所初中学校,通过调研服务、同课异构、研讨交流、针对指导等方式,为乡镇中学教育教学注入新动能。
问题导向,精准制定实施方案。活动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聚焦乡镇中学教学瓶颈与教研需求,开展精准服务。市教科院带领县区教研部门深入调研,结合新课标实施难点,制定针对性送教方案。以汶上县、金乡县、曲阜市、泗水县为重点区域,精选地理、语文、数学等15门学科的典型课例,按需分配至各校。通过“订单式”送课,确保教学内容与学校实际需求对接,为后续长效施策奠定基础。
深度教研,实施全过程指导。为提升送教实效,市教科院组建由学科教研员、骨干教师组成的指导团队,分赴各校开展“跟进式”指导。活动前,教研团队与执教教师多次磨课,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活动中,通过课堂观摩、评课议课、座谈交流等环节,围绕落实学业质量标准、提升教学评一致性等主题展开深度研讨;活动后,针对教学困惑提出改进建议,形成闭环指导机制。
同课异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活动以“同课异构”为载体,以落实学业质量标准为抓手,推动教学实践创新。课堂上执教老师们通过情境创设、任务驱动、问题引领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推动学习方式改进。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在促进学习和改进教学中的功能。彰显出“突出学为中心,注重因材施教;发展高阶思维,导向深度学习;坚持价值引领,融入学科实践;引导学思结合,促进知行合一”的教学新样态,为深化课堂改革提供范例。
多元指导,赋能优质均衡发展。活动注重“联片式”辐射,促进学校协同发展;通过市县校教研联动,促进教学资源共享;通过专题讲座、示范讲解、案例分析、答疑解惑等方式,促进区域教研多元互动。活动借助丰富的送教助研形式,对初中教育教学进行指导,扩大了辐射范围和影响力。
本次活动共观摩课例56节,组织研讨活动28场,吸引3000余名教师参与。送教助研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乡镇教师提供了学习提升的平台,更通过理念共享、资源互通,有力助推了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作者:马德才 审核:王瑞祥 终审:吴昭洪)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