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位于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的山东茗跃莲禾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虹鳟繁育基地内,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整齐排列的孵化池里,50万粒从丹麦引进的虹鳟鱼卵,正在清澈恒定的水体中静静孕育;技术人员穿梭其间,实时监测水体数据、追踪鱼卵发育动态。
“这是我们从丹麦引进的首批虹鳟鱼卵,待完成 14 天隔离检疫、确认安全无虞后,它们就会正式融入我国虹鳟孵化养殖‘大家族’。”山东茗跃莲禾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智难掩兴奋。
山东茗跃莲禾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虹鳟繁育基地,是日照市首个获批投用的进境水生动物指定隔离场。它的启用,不仅填补了日照市在该领域的空白,更标志着日照市海洋水产苗种引进实现与海外的“直连直通”,一条高效、安全的种苗引进新通道就此打通。
而此前日照市虹鳟苗种引进走的是一条弯路,每批次育苗鱼卵入境后,须经第三方中转隔离,不仅流程繁琐、耗时较长,还可能增加苗种损耗与成本。“现在从丹麦直接运到这里,中间环节减少了三分之二。”东港区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条高效、安全的种苗引进通道,让企业得以跳过中间商,实现苗种引进研发与海外的 “直接对话”——运输成本大幅降低,苗种损耗率显著下降,更能第一时间获取全球范围内的优质虹鳟鱼卵,为企业抢占养殖先机奠定基础。
为顺利打通这条种苗引进通道,东港区海洋发展部门主动对接、争取海关等部门支持,全程帮助企业推进进境水生动物指定隔离检疫场的建设与报审工作。山东茗跃莲禾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则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配齐配强硬件设施与管理体系:搭建独立水循环系统,确保养殖水体洁净稳定;配备全流程消杀设备,阻断疫病传播风险;建立可追溯管理体系,从鱼卵入境、卸运,到隔离检疫、日常养护,每个环节都实现精准记录、全程可控,为种苗安全筑牢“防护网”。
“虽然是首次进口鱼卵,大家心里多少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底气。” 张智坦言,企业虽成立于 2023 年,但其核心团队拥有超 20 年虹鳟鱼繁育养殖经验,足迹遍布云南、青海等多个虹鳟养殖主产区,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不仅如此,为进一步提升养殖科技含量,企业还与上海海洋大学展开深度合作,聚焦苗种培育、循环水养殖等关键技术难题联合攻关,为虹鳟养殖的高品质、高成活率提供技术支撑。
“日照近海水质清澈无污染,水温常年保持在适宜虹鳟生长的区间,开展虹鳟繁育养殖,既能保证品质稳定,又能提高成活率,条件得天独厚。”东港区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山东茗跃莲禾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 48 个标准化孵化池,单批次可实现 50 万余尾虹鳟鱼的孵化与养殖,年孵化鱼苗能力超200万尾。在销售端,企业已构建起稳定的供销网络,成鱼及鱼苗主要供应山东临沂、烟台、青岛、济宁等省内城市,同时辐射辽宁葫芦岛、本溪等省外市场,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当前,日照市正紧抓海洋水产消费升级的风口,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抓手,加快推进苗种繁育、陆海养殖、精深加工等全产业链布局,全力抢占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赛道。而东港区以进境水生动物指定隔离检疫场启用为突破口,率先打通“海外引进-本地孵化- 规范养殖 -市场销售”的完整链条,不仅壮大了省内外养殖企业长期合作的朋友圈,更助推了全市海洋渔业形成“从海外优质苗种引进到终端市场供应”的生态闭环,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大新动能。
来源:东港发布 综合
记者:卢立平 苑克龙
编辑:江可
审核:费洪涛
值班主任:王西辉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