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亢 通讯员 耿丽娟 秦瑶 摄影 陈阳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泰山区上高街道积极探索校地融合新模式,充分链接外界资源,深挖“幸福合伙人”,与山东农业大学、泰山科技学院、山东服装学院等高校开展全方位合作,在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社区文化建设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校地融合之路。
“科技小院”赋能乡村振兴
走进位于魏家庄村的上高庄园,一幅生机勃勃的现代农业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大棚内西红柿苗整齐排列,绿意盎然。一旁,村民正熟练给西瓜进行吊秧,嫩绿的西瓜藤蔓沿着绳索向上攀爬。大棚一角,放着水肥气一体化设备,可根据需要为瓜果浇水、施肥。
这些场景,正是魏家庄村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打造“科技小院”,带来的喜人变化。
“上高庄园农业设施比较完善,我们在这里已经进行了两三年的试验,做了一个循环曝气地下灌溉系统,可以达到节水10%,减肥20%,西瓜糖度提高两个点,西红柿增产10%左右,口感、品质更好。”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水工系副教授张倩说。
除了灌溉系统,张倩还将自动化灌溉设备、加氢设备等研究成果在上高庄园落地转化,实现一个人一部手机管理一座大棚。
“科技小院”为山东农业大学的师生提供了研究实践基地,除了水利土木方面的老师,还有植保、栽培育种、工程等方面的老师带着研究生来到“科技小院”建设实验基地,将研究成果在田间地头转化。“通过打造‘科技小院’,实现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科研,让我们真正能把论文、科研成果写在田间地头。”张倩说。
山东农业大学的专家和科研团队凭借专业技术,为魏家庄村的农业生产提供专业技术指导,改变传统靠经验种地的模式,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市农业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同时,双方整合资源,打造集采摘、体验、服务于一体的上高庄园乡村旅游综合体,实现农文旅深度融合。
通过发展“科技小院”项目,魏家庄村村集体经济飞速发展,2024年实现村集体收入600余万元,固定资产过亿元。“科技小院”也成为村民就业与学生实践的双赢平台,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
产教融合助推产业升级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枯草芽孢杆菌、净水宝、霸道11号……在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展厅,仿佛置身于动物微生态科技的前沿世界。一踏入展厅,现代化的展示布局便映入眼帘,简洁而富有科技感的陈列架上,有序摆放着各类微生态制剂产品。
这个产品展厅不仅是宝来利来展示自身科技成果和产品实力的窗口,更是校企合作成果的生动体现。成果的转化凝聚着高校科研团队与宝来利来共同的智慧与努力,见证着校地企合作在产业升级道路上的坚实步伐。
近年来,宝来利来与山东农业大学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通过校企联动、产教融合、资源互通、技术共享,强势打造校企融合共同体,高校借助企业的应用研究优势,公司借助了高校教育优势、人才优势,高校还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研究人员。
“宝来利来与山东农业大学紧密合作,构建校企融合共同体,累计带动营业收入提升约5000万元。”宝来利来董事长、总裁单宝龙介绍,在人才培养方面,双方创建了校企合作班,输送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近百名,先后培养高级研究员、高级工程师10余名,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新途径,实现校地企“三方共赢”。
宝来利来党委书记、副董事长陈雷介绍,今年,公司又与山东农业大学和白俄罗斯国立农业学院签署备忘录共建“中国-白俄罗斯农业微生物技术与人工智能中心”,在研究合作、人才和师生交流以及其他形式的科学和教育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拓展合作业务领域。
宝来利来与山东农业大学产学研项目合作成果丰硕,共合作科研课题近10项。宝来利来副总裁、科创中心研发首席谷巍介绍,2024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肉鸭绿色高效笼养与高值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项目,针对肉鸭养殖业目前面临的疾病频发、养殖效率低、疫病防控不规范及肉鸭加工产品质量控制难等技术问题,开展功能型动物微生态制剂创制、肉鸭高效笼养养殖、高效无损分级、保鲜及加工技术集成创新研究及示范。双方合作科研课题的实施,将跨行业拉动饲料加工、畜禽养殖、食品加工等产业发展。
文化共建营造和谐社区
春和景明,万象更新。4月11日下午,上高街道华新社区携手泰山科技学院志愿者在社区里开展了“春花烂漫时,鸢飞四月天”主题活动,让社区居民在活动中感受春天的气息,共享春日温暖与宁静。
活动中,高校志愿者向居民讲了风筝的历史起源和制作工艺,协助居民制作出一只只色彩斑斓、寓意吉祥的风筝,并在社区广场上放风筝。志愿者们还为居民准备了茶水,现场教授居民插花的基本技巧和流程。伴随着茶香和花香,居民在创作中寻找乐趣,在分享中感受温暖。
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承载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多元期待。华新社区多次联合泰山科技学院青年志愿者,以文化为纽带,依托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开展剪纸、书法展示以及传统美食制作等“民俗+服务”活动。颖的活动形式不仅让居民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更极大增强了社区凝聚力。社区文化建设蓬勃发展,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一幅和谐美好的社区画卷徐徐展开。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高街道开展党建共建活动,打造党建共建示范基地、校外教学科研实践育人基地,在实施人才共享计划、组织党员培训等方面深化合作,探索党建工作合作的新思路、新模式、新做法;华郡社区携手泰山科技学院开展共绘幸福食堂墙绘志愿服务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充满艺术气息的用餐环境,推进文化艺术项目,提升居民文化生活质量……
上高街道立足区位优势,在乡村、产业、社区等多领域开展校地融合,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上高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范慎永表示,将继续用好辖区内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服装职业学院等高校资源,深入开展校城、校地对接合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