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唐·许浑
译文:
溪边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山雨欲来,满楼风声飒飒。
【赏析】诗人凭栏送目,远想慨然,见云起日沉、雨来风满之景象,暗喻唐王朝日薄西山,将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地勾画了出来,“山雨欲来风满楼”后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沈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公元849年,大唐王朝风雨飘摇,这时许浑担任任监察御史,在某个秋天的夜晚,诗人登上了咸阳古城楼,看到大唐无限风光,随即写下了这首诗。
许浑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许圉(yǔ)的孙子,从小天资过人,特别爱写诗,却多次科考落地。832年,许浑以41岁高龄考中进士,算是圆梦。
他的诗大多爱用水、雨之类的意象,后人评价他为“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所以他的诗歌地位是很高的。
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
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景别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苍凉,境雄阔而高远,神完气足,为唐人登临诗篇之佳作。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语出李涉的《题鹤林寺僧舍》
意为:游览寺院时,无意中与一位高僧闲聊了很久,难得在这纷扰的世事中暂且得到片刻的清闲。
生活将我们如此紧逼,恰逢多年未见老友,择一酒馆谈笑黄昏。不必刻意相约,无需恰逢其时,恰好相遇便是最好的时机。“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红尘肆意纷扰,我且与你偷得半日浮生。
《题鹤林寺僧舍》
唐·李涉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诗意浅析:每日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的从醉乡到梦乡间徘徊。忽听人说春天将要逝去,强打精神去山上看看。只缘经过竹林的寺院,遇见高僧与之攀谈起来。感觉在这纷纷扰扰的人世间,让心灵偷享了半日的闲暇。
所以,且从忙碌、烦闷中解脱出来,去弹弹琴、画个画、打打球,做一些看似无用但是有滋味的东西。就算周身物欲横流,也得保留一份闲情雅致。
悠闲,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舍与得的智慧。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清】王国维《蝶恋花》
在人世间最留不住的,是镜中一去不返的青春容颜,还有那离树飘零的落花。
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青春易逝的深刻感慨。人生不过三万多天,忽然而已!让我们红尘作伴,潇潇洒洒,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
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
王国维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婉约词中离别意,宋人几近写尽。但又不得不承认,这阕词仍有动人之笔与出新之处,回味无尽。
我早已历尽天涯离别的痛苦,想不到重回故地时,故人已如花般凋零。忆当时与她花下别离,相对无言,只有离愁别绪噎胸间,现在只剩绿窗青天如故,却已非当时风景了。
想在这萤萤孤灯下细诉相思,细诉别后的相思。可是,一点点新的欢娱,又勾起了无穷的旧恨。在人世间最留不住的是,那在镜中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和离树飘零的落花。
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用三句宋词,表达做学问或者人生追求的三阶段:
第一阶段,追寻:“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第二阶段,执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蝶恋花》)
第三阶段,成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出处】宋代·苏麟《断句》。
【释义】
看似咏楼台亭榭、花草树木,实则暗示:好处都被别人占了,而自己却得不到恩泽。
诗意简单易懂,楼台指古代水榭亭台,离水面近的楼台,更容易欣赏到美丽的月光;向阳的花木,也往往最先迎来春天芬芳。这折射出人在仕途中,离权贵近的人也最易得提拔重用。
赏析
此句借自然景色来比喻因靠近某种事物而获得优先的机会,此后形成了成语“近水楼台”,包含贬义,往往用来讽刺那种利用某种方便而获得照顾,率先牟利的情况。
春宵
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简评】
此诗首句采用单刀直入的手法,用一种肯定的语气直接点出主题。接下来的两句便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分别从嗅觉、视觉、听觉三个角度,写出了混合在春夜夜空中的花香、月影和远处楼台上的歌管声,给人一种温馨宁静的感觉。末句则通过对“秋千院落”的一笔总写,更给这美好的春夜增添了无限意味。全诗以“春宵”起笔,以“夜沉沉”收笔,首尾照应,结构紧凑;意象丰富,含义无穷。
这首诗写得明白如画却又立意深沉。在冷静自然的描写中,含蓄委婉地透露出作者对醉生梦死、贪图享乐、不惜光阴的人的深深谴责。诗句华美而含蓄,耐人寻味。特别是“春宵一刻值千金”,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人们常常用来形容良辰美景的短暂和宝贵。
一曲清歌满樽酒,人生何处不相逢。——晏殊
出处:
宋·晏殊《金柅园 》
临川楼上柅园中,十五年前此会同。
一曲清歌满樽酒,人生何处不相逢。
释义:清歌响起,满樽酒香,让人沉醉其中。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或许会在不经意间与知音相遇,共同分享喜悦与感动。每一次相逢,都是一次珍贵的缘分,值得我们好好珍惜。
晏同叔曾道:“一曲清歌满樽酒,人生何处不相逢”。重逢总是令人欣慰,无论是杜甫与李龟年在江南落花时节的再会,还是李益与外弟在离乱世间的偶然团聚,都令人感动落泪。人世间,弹指韶光过,我们在孑然一身奔赴未来的路上,若能与旧友不期而遇,实在幸哉!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出处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释义:身着粗布衣裳,却难掩其内在的光芒;饱读诗书,气质自然高雅非凡。真正的优雅,不在于外在的装扮,而在于内在的修养。读书使人明智,更赋予人独特的魅力与气质。
《蝶恋花·春景》
宋代: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
《蝶恋花·春景》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清新婉丽之作,表现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叹息,以及自己的情感不为人知的烦恼。上阕写春光易逝带来的伤感,没有拘泥于状景写物而融入自身深沉的慨叹。下阕写得遇佳人却无缘一晤,自己多情却遭到无情对待的悲哀。全词词意婉转,词情动人,于清新中蕴涵哀怨,于婉丽中透出伤情,意境朦胧,韵味无穷。
琵琶行(节选)
白居易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长篇叙事诗,此诗通过对歌妓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不幸人生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白居易, 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元稹的好朋友, 一起考试成功,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在政治上,白居易关心民生疾苦,积极参政议政,写下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的诗篇,如《卖炭翁》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观刈麦》描绘了农民劳作的艰辛和生活的困苦。
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和现实意义。其代表作有《长恨歌》,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题材,兼具抒情与叙事;《琵琶行》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不幸经历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自己被贬的愤懑之情。
白居易的诗歌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在后世也一直备受推崇,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长安古意》
卢照邻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卢照邻(约632年—约695年),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是唐代初期杰出的诗人,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他以其深情哀婉的诗风、卓越的艺术成就与坎坷多舛的人生经历,成为初唐诗坛的一颗璀璨明星。
卢照邻的诗歌以写景抒怀、咏史言志见长,其作品如《长安古意》、《行路难》、《赠益府群官》等,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与时代特色。
卢照邻的一些经典诗作包括《曲池荷》、《梅花落》、《刘生》、《十五夜观灯》、《昭君怨》等。这些诗作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体现了他的诗歌才华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例如,《曲池荷》托物言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他的《长安古意》是初唐时期的优秀歌行作品,描绘了当时京城长安的现实生活场景,揭露权贵阶层的骄奢淫逸,同时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寂寥之感和牢骚不平之气,揭示了世事无常、荣华难久的生活哲理。
卢照邻的生平充满了悲剧色彩。他出身望族,早年以诗文闻名,积极参与政治,但因直言不讳而仕途坎坷。晚年,他因患风疾,久治不愈,最终自投颍水而死,年仅五十七岁。
卢照邻以其深情哀婉的诗风、卓越的艺术成就与坎坷多舛的人生经历,对唐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诗歌风格上的转变,对后世诗人如杜甫、韩愈等产生了重要影响。